雞沙門氏菌與腺病毒混合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摘要:山東高唐縣兩個817肉雞養殖場發生疫病,從11日齡開始逐漸死亡率升高。病理解剖顯示肝臟腫大、質脆、遍布大小不一黃白色壞死點,心臟有心包積液,心肌上有白色壞死灶等特點,經實驗室檢測確診為沙門氏菌和腺病毒混合感染?,F報道如下:
關鍵詞:沙門氏菌,腺病毒感染,安卡拉病,心包積液
禽沙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菌屬中的一種或多種沙門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雛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死亡率達40%~70%。在肉雞養殖過程中,從祖代到父母代種雞,一直在進行沙門氏菌的凈化,但沙門氏菌感染仍時有發生,難以徹底凈化。腺病毒感染引起雞的心包積液-肝炎綜合征,又稱安卡拉病。該病潛伏期較短,死亡率達35%~80%。多種因子與腺病毒共同作用才能復制出安卡拉病的典型癥狀,即心包內有大量黃色透明漏出液。當典型癥狀不明顯且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時,臨床容易忽視該病,而家禽機體因為混合感染造成的免疫力下降,病情加劇,導致了高死亡率,造成了養殖戶嚴重的經濟損失。
1、發病情況
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817肉食雞養殖場2個,1號雞場養殖規模36萬只,13日齡,從雞苗進場就有沙門氏菌,出現零星死亡,少則30~50只/天,多則100多只/天。2號雞場養殖規模14.4萬只,15日齡,雞苗從進場就有沙門氏菌,11日齡左右逐漸出現雞只死亡升高,最嚴重時800只/天。兩個養殖場的雞苗、飼料來源和防疫用藥程序相同,發病后用過抗生素和噬菌體等產品,效果都不理想,給養殖戶造成了重大損失。送到公司實驗室檢測,確診為沙門氏菌和腺病毒混合感染。
2、臨床癥狀
雞群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少,逐漸消瘦,有的雞因衰竭死亡。羽毛松亂,肛門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
3、剖檢癥狀
對送檢雞進行剖檢,兩個養殖場的病雞病變相似:肝臟腫大、質脆,遍布大小不一黃白色壞死點,個別雞肝臟破裂呈青銅色;脾腫大,膽囊充盈,有大小不等黃白色壞死點;腸道遍布白色粟粒大結節;心臟有心包積液,心肌上有白色壞死灶;腺胃腫、腺胃乳頭糜爛,少數幾只雞腎臟、肺臟、胰腺等器官出現白色壞死灶,詳見圖1。
4、 實驗室檢測
4.1 細菌檢測
取發病雞肝臟,分別無菌接種麥康凱瓊脂平板、膽硫乳瓊脂平板,37℃培養24h,在麥康凱培養基上長出無色菌落,在膽硫乳培養基上長出黑色中心的菌落。分離菌染色鏡檢,顯示為革蘭氏陰性桿菌。
4.2藥敏試驗檢測結果
將分離細菌涂布于平板,把標記好的藥敏片貼于平板,最終根據抑菌圈的大小判定藥物的敏感程度。結果顯示,1號雞場分離菌對健牧乳酸環丙、健牧喜沐康、健牧茶多酚、健牧氟美樂等抗菌藥物高敏,對健牧腸美泰中敏,對健牧欣力樂低敏。2號雞場分離菌對健牧乳酸環丙、健牧喜沐康、健牧茶多酚、健牧氟美樂、健牧腸美泰、健牧欣力樂等抗菌藥物高敏,詳見表1。
1號雞場 | 2號雞場 | ||||
藥敏片 | 抑菌圈/mm | 敏感性 | 抑菌圈/mm | 敏感性 | 備注 |
健牧乳酸環丙 | 40 | 高敏 | 36 | 高敏 | 適合飲水、全身吸收利用 |
健牧喜沐康 | 36 | 高敏 | 36 | 高敏 | 適合飲水、全身吸收利用 |
左氧氟沙星 | 36 | 高敏 | 34 | 高敏 | |
恩諾沙星 | >30 | 高敏 | 34 | 高敏 | 適合飲水、全身吸收利用 |
丁胺卡那霉素 | 32 | 高敏 | 30 | 高敏 | 僅分布于腸道 |
健牧茶多酚 | 30 | 高敏 | 30 | 高敏 | 拌料使用、全身吸收利用 |
健牧氟美樂 | 30 | 高敏 | 24 | 高敏 | 適合飲水、全身吸收利用 |
紅霉素 | 30 | 高敏 | 0 | 耐藥 | 適合飲水、全身吸收利用 |
多粘菌素B | 15 | 高敏 | 16 | 高敏 | 適合腸道感染 |
健牧腸美泰 | 15 | 中敏 | 21 | 高敏 | 適合腸道感染 |
健牧欣力樂 | 15 | 低敏 | 24 | 高敏 | 適合腸道感染 |
氨芐西林 | 0 | 耐藥 | 0 | 耐藥 | |
阿莫西林/棒酸 | 0 | 耐藥 | 0 | 耐藥 | |
阿莫西林 | 0 | 耐藥 | 0 | 耐藥 | |
林可霉素 | 0 | 耐藥 | 0 | 耐藥 |
4.3 病毒檢測
對病料進行腺病毒(FADV)、禽白血病病毒(ALV)、禽流感病毒(AIV)、禽傳染性貧血病病毒(CIAV)的PCR檢測,結果顯示,該病料僅為腺病毒陽性,見圖2。
5、治療方案
建議對疑似發病雞挑出單獨飼養,全群消毒,淘汰無治療價值的雞。根據藥敏試驗選擇健牧乳酸環丙飲水,或喜沐康+氟美樂飲水,注意休藥期規定。同時飲用抗病毒藥、vc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助于疾病恢復;保肝護腸,選擇健康源飲水,增加益生菌,調節菌群失調,促進腸道恢復。
6、小結與體會
6.1引進優質雞苗,加強飼養管理
沙門氏菌和腺病毒是肉雞養殖中常見傳染病病原,均可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易引起雛雞的感染和死亡。該病例從雛雞開始發病,不能明確是母源帶毒還是后期環境感染引起,因此雞苗要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檢查,同時做好飼養管理,環境、器具、飲水消毒等工作,在用藥程序中添加百渡清飲水提高雞群抵抗力。
6.2 盡早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在雞群發病或是有發病征兆時,應盡早明確發病原因,及時應對,降低損失。本病例雞場按照沙門氏菌、支原體治療,前后用過頭孢類、沙星類等抗生素和噬菌體產品,效果不理想。經實驗室檢測確診為沙門氏菌和腺病毒混合感染。這提示我們當疾病發生時,應及時找獸醫和具有檢測能力的實驗室明確病因,針對性的用藥,才能減少經濟損失。盲目用藥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增加了耐藥性的風險,提高了養殖成本。